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张瑛,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家世显赫,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都是清末名臣。1931年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中,改名爱玲。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1942年香港沦陷后辍学回到上海。这之后直到1945年的四年间,张爱玲在沦陷区的上海大放异彩,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1950年代后,张爱玲经香港辗转到美国,1973年后定居洛杉矶,晚年于寓所深居简出,直至病逝。
生平
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同年,母亲黄素琼出国留学。1928年,张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1931年,张爱玲开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国圣公会所办的贵族学校圣玛利亚女中就读。
1932年,张爱玲在该校的校刊上发表了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该校刊发表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并在这一年从中学毕业。
1934年,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与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番在国际饭店举行婚礼。1938年,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成绩优异,连获奖学金,并有机会赴伦敦大学深造。日战爆发后,不得不中断学业,回沪从事文学创作为生,租住赫德路爱丁顿公寓65室(常德公寓),与姑母为邻。1943年,张爱玲发表几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等。
1943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并于1944年8月秘密结婚(婚礼上只有炎樱和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场)。一年之后,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兰成匿名逃亡。她与胡兰成在1947年离婚。
1948年,发表《十八春》(后来改名为《半生缘》)。
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迁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写作奖金。这一年她结识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时期。由于作品与当时中共的主流格调不合,被作为“毒草”而批判。在大陆文学界,张爱玲也因此长期被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
1957年—1964年,为香港电影业巨子陆运涛的电影懋业公司编写《情场如战场》等剧本。
1961年,张爱玲曾到台湾,是她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访台湾。张爱玲先到台北,由名画家席德进带她四处看访,又在作家王祯和的陪同下到花莲观光。本世纪初,张爱玲一篇描写台湾游记的《重访边城》中文手稿曝光,这是目前仅见的张爱玲唯一一篇描写台湾的文章。
1967年,改编短篇小说《金锁记》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
1967年,赖雅去世,张爱玲获邀担任美国纽约雷德克里芙学校驻校作家,并且开始将清朝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翻译成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内容经过修改以后重新定名为《半生缘》,在《皇冠》杂志、香港《星岛晚报》进行连载。
1973年,定居洛杉矶。
1991年,《张爱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逝世于洛杉矶寓所,终年75岁。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遗愿,同将她的遗体在洛杉机惠提尔玫瑰岗墓园火化。同年张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与几位文友将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遗物则由友人宋淇、邝文美夫妇处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1997年,旅美学者张错在美国南加大成立“张爱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遗孀邝文美的同意,送了南加州大学图书馆两箱张爱玲的遗稿,发现《海上花》英译稿竟就在其中。
张爱玲作品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张爱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缘》及《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于1960、70年代先后由台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于1980年代畅销海内外。张爱玲小说风格对台湾战后文坛的小说流派影响深远。电影剧本有由陈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
2004年2月,台湾皇冠文化集团在其50周年社庆之际,宣布推出张爱玲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这本突然曝光的著作据称是张爱玲的最后一部遗稿。其后该书的简体中文版权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获得。
2005年,皇冠出版社与大陆的书商合作,委托陈子善先生担任主编,收录她以往未曾正式结集出版的散文、电影剧作、亲笔插画和个人遗物的照片,辑成新书《沉香》。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
- 张爱玲.《封锁》.
- 张爱玲.《心经》.
- 张爱玲.《色,戒》. 2007年被导演李安搬上银幕,影片与小说同名,并获得威尼斯金狮奖。
中篇小说
- 张爱玲.《金锁记》. 曾分别改编成电视剧《金锁记》、《金锁记》
2005年国立国光剧团改编成京剧《金锁记》
- 张爱玲.《第一炉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45.
- 张爱玲.《倾城之恋》.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37. 曾改编成电影《倾城之恋》、舞台剧《倾城之恋》
-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曾改编成电影《红玫瑰白玫瑰》
- 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皇冠.ISBN 9573320223.
长篇小说
- 张爱玲.《秧歌》.皇冠文化.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210.
- 张爱玲(1992).《半生缘》.皇冠.ISBN 9573305453, ISBN 9624510059. (又名《十八春》):曾改编成电影《半生缘》、舞台剧《半生缘》、电视剧《半生缘》
- 张爱玲(1992).《赤地之恋》.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02, ISBN 9624510040.
- 张爱玲(1991).《怨女》.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29, 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067, ISBN 9624510210. 曾改编成电影《怨女》
散文集
- 张爱玲(1991).《流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10, ISBN 9624510229.
- 张爱玲(1991).《惘然记》.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07, ISBN 9624510237, ISBN 957330550X.
学术研究
- 张爱玲(1992).《红楼梦魇》.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77, ISBN 962451058X.
译作
- 张爱玲.《海上花开》.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84.
- 张爱玲.《海上花落》.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96.
- 张爱玲(1992).《爱默生选集》.皇冠.ISBN 9573306778.
电影剧本
- 张爱玲.《不了情》.
- 张爱玲.《太太万岁》.
- 张爱玲.《小儿女》.
其他
- 张爱玲.《张看》.台北: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61.
- 张爱玲.《对照记》.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10921.
- 张爱玲(1991).《余韵》.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21, ISBN 9624510377.
- 张爱玲(1991).《回顾展 1》.皇冠.ISBN 9573305437, ISBN 9624510075.
- 张爱玲(1991).《回顾展 2》.皇冠.ISBN 9573305445, ISBN 9624510083.
- 张爱玲(2003).《续集》.皇冠文化.ISBN 9573305518, ISBN 9624511705.
- 张爱玲(2005).《沉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21750.
逸闻
- 张爱玲在上海时,好奇装异服。当时在上海漫画家文亭所绘的“上海女作家三画像”中 ,给同时期在上海活跃的著名女作家苏青和潘柳黛的定义分别是“辑务繁忙的苏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张爱玲的特征则为“奇装炫人”。
- 民国时期,张爱玲、苏青、关露、 潘柳黛是蜚声上海文坛的四大才女。同一时期,上海还有一大批“小姐作家”。她们相互之间作矜持状,各自谈及同时代的女作家,都流露自傲,各不相让:“目前女作家的作品,我不大读”,“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看”,...。苏青与张爱玲则互唱互和仿佛唱双簧:“只看张爱玲”(苏青语),“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张爱玲语)。潘柳黛在《论胡兰成论张爱玲》中,对胡兰成说张爱玲有贵族血液(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尖刻地讥讽这关系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老母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自称“喝到鸡汤”的距离一样,以上海人脑筋之灵,不久将来,“贵族”二字,必可不胫而走,随后果真有“贵族排骨面”上市;后来张爱玲到香港,有人告诉她潘柳黛也在香港,张爱玲回答说:“谁是潘柳黛?我不认识。”
参考资料
- 苏林,2004年1月6日,《张爱玲传奇》,《联合报》
相关书籍
- 《张爱玲作品欣赏》李振声、张新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 《苍凉的海上花:张爱玲创作心理研究》王朝彦、鲁丹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 《初挈海上花:评张爱玲国译本〈海上花列传〉的小说艺术》。陈永健。台湾大地出版社,1997。
- 《从女性主义视角重读张爱玲的小说(哲学博士论文)》林幸谦。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国语言及文学学部,1996。
- 《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林幸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解读张爱玲经典》王光东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 《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刘锋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 《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周芬伶。台湾远流出版,1999。
- 《阅读张爱玲》黄德伟编著。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1998。
- 《再读张爱玲》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 《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陈子善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 《张爱玲的广告世界》魏可风。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
- 《张爱玲的上海舞台》李岩炜。台湾未来书城股岩有限公司,2004。
- 《张爱玲的世界》郑树森编选。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 《张爱玲短篇小说论集》陈炳良。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3。
- 《张爱玲评说六十年》子通、亦淸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 《张爱玲研究资料》于青、金宏达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 《张爱玲的文字世界》刘绍铭。台湾九歌,2007。ISBN 978-957-444-425-0
- 《说不尽的张爱玲》陈子善编。台湾远景,2001。ISBN 9573906678
- 《浮花飞絮张爱玲》李黎著。台湾印刻,2006年11月初版。
- 《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苏伟贞主编。台湾允晨文化,2007年2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