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许鞍华(Ann Hui,1947.5.23-),女导演,辽宁鞍山人,于香港大学进修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英深造,在伦敦电影党校攻读电影课程。1975年回港,担任胡金铨的助手。不久进入无线电视台任编导,两年后拍了二十集半小时的记录片《奇趣园》,亦为《CID》《北斗星》等拍过十七部作品。1977年为廉政公署拍摄八集一小时长的《ICAC》,其中两集被禁。翌年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拍了三集《狮子山下》,1979年导演第一部影片《疯劫》,之后执导的《投奔怒海》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被誉为香港新潮导演之一。
1997年的《疯劫》是掀开香港新浪潮序幕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标志着许鞍华作为一位电影作者的诞生。作为导演,许鞍华在香港影坛上有着其特立独行的地位。她对类型片技巧的圆浑掌握,令她无论拍摄惊悚片、伦理片、武侠片以至纪录片,都挥洒自如。难得是在商业市场的考虑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浓浓而共通的作者信息:对过去历史的执迷、对飘泊人间的关怀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重视,使她的作品成为香港影坛上,罕有能平衡个人言志与类型取向的极佳示范。无论是借倾城传奇抒发末世感性,还是罕有地以基层运作故事背景,甚至以重现经典去写民族情,或是淡然低回地作自传,都能得心应手、言之有物。透过回顾其重要作品,我们在感受许鞍华的电影风格与独特感性之余,亦可细细体味香港人在这幻变年代的百般滋味。
年轻时的照片,很清秀,眼睛很大,很亮,有点像台湾女作家朱天文。可是后来很男性化。齐耳短发,皮肤粗糙而眼神凌厉。她由学院派走上导演的道路,拍片很多而类型各异,是有商业能力,而不忘艺术追求的导演。她关注女性命运:《女人四十》、《阿金》、《客途秋恨》;她关注社会现实、政治运动:《投奔怒海》、《千言万语》;她用记录的语言拍出《去日苦多》寄托家国情怀,又尝试古装武侠片《书剑恩仇录》、《江南书剑情》;甚至鬼片。她获奖无数,同徐克并列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旗手。或许,许多的青春岁月就这样流逝在她用电影来做梦的深度睡眠中,女人的温柔在这个残酷的行业中被不知不觉的洗去。
一直不知道她的爱情故事是什么,只是觉得她影片中的爱情十分枯涩,“她的大部分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完美的爱情,相对男子的始乱终弃、懦弱、背叛是多次出现的。”现在的她说,“不再去拍爱情的电影了,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是不是《女人,四十》中,她那么深刻而真实的探讨着中年女性面临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如喜如悲的生活,是她自己做为一个女人一直思考甚至恐惧的问题,毕竟,她是始终没有结婚的。“始乱终弃”终归是怨女、才女的文学话语,而现实生活琐碎而点滴的幸福,作为女人的许鞍华又得到多少失去多少呢?
又知道许鞍华是如男人般的大口大口的吸烟的,烟雾缭绕的她,显得有点寂寞。再去看许鞍华的照片,又觉得她的大眼睛中她的无光的脸上透着些许沧海桑田的味道,或许许多的人生她已经在电影中经历过了,在人们的眼中,在她自己的心目中,生活和电影,有时已经分不清楚,许多事业中的女性,不也有着许鞍华那同样的痛快和苦楚么?
许鞍华的电影有时看上去是有些沉闷的,因为她善于展现悲剧的一面,展现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生不能掌握命运的一面。那电影中的悲凉、苍劲是让人无法忘怀的。
自离开校园,为大导演当副手开始,到今天享誉海外的大导演,20年来,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有15部,在香港及海外获奖无数。如《客途秋恨》就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和意大利瑞米尼国际影展金瑞米尼奖。1991年,许鞍华更获得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的导演年奖,对她和她的成就作了进一步的肯定。
许鞍华自小就对银幕上的光与影很感兴趣,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她到美国进修浪漫文学,回港后进入大导演胡金铨的公司当副导,从此便与电影结缘。虽然,她只在胡金铨门下工作了三个月,但胡金铨拍电影时从不论金钱,只计好坏的态度却影响了许鞍华。也因此,许鞍华往往为了拍一部电影而筹备经年,态度认真。如《半生缘》是她1983年就想拍的一部戏,但因当时香港政府不允许回内地取景,而许鞍华认为如果《半生缘》没有弄巷之景便会美中不足,搭棚取景显得失真,所以只有暂时放弃,直至1997年才搬上银幕,中间的过程是十四个年头。
许鞍华属新潮派,但她的作品严谨、传统,它的电影总是拍给那些愿意对人生作思索的人看的。她关注女性命运,《女人四十》、《阿金》、《客途秋恨》………没有使她成为一个积极的女权分子;关注社会现实、政治运动;《投奔怒海》、《千言万语》没有使她成为一个政治斗士。她大部分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完美的爱情,相对男子的始乱终弃、懦弱、背叛是多次出现的。
许鞍华拍电影认真,《半生缘》不是个别例子,例如《书剑恩仇录》拉大队到大漠,风尘仆仆地走了一年;拍《极道追踪》时又大老远赶赴日本乡郊农村实地取景。这些都不只是体力上的付出,也是精神上的奉献。
花了20年的时间在电影上,许鞍华的成绩早被认同,但名成不代表利就。不少与她分属同期的导演早已另谋发展,许鞍华对电影依然不离不弃,为求拍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她甘愿苦撑着过日子,甚至为了事业,至今未考虑婚姻。
演员作品
《女人那话儿》 《Lui yun na wa yee》(2003)
《地久天长》 《Dei gau tin cheung》 (2001)
《金枝玉叶2》 《Gum gee yuk yip 2》 (1997)
《河流》 《The River》 (1997)
《浪漫风暴》 《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 (1996)
《爱杀》 《Love Massacre》 (1981)
导演作品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 (2006)
《玉观音》 《Goddess of Mercy》 (2004)
《男人四十》 《Laam yan sei sap》 (2002)
《幽灵人间》 《Youling renjian》 (2001)
《千言万语》 《Qian yan wan yu》 (1999)
《女人四十》 《Nu ren si shi》 (1998)
《半生缘》 《Half Life Fate》 (1997)
《阿金的故事》 《Ah Kam》 (1996)
《极道追踪》 《Zodiac Killer》 (1991)
《客途秋恨》 《Song of Exile》 (1990)
《笑傲江湖》 《Swordsman》 (1990)
《今夜星光灿烂》 《Gam ye sing gwong chaan laan》 (1988)
《书剑恩仇录》 《Romance of Book & Sword, The》 (1987)
《倾城之恋》 《Qing cheng zhi lian》 (1984)
《胡越的故事》 《Story of Woo Viet, The》 (1982)
《投奔怒海》 《Tou bun no hoi》 (1982)
《疯劫》 《Fung gip》 (1979)
编剧作品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 (2006)
《鸦片战争》 《Yapian zhanzheng》 (1997)
《黑侠》 《Hak hap》 (1996)
《书剑恩仇录》 《Romance of Book & Sword, The》 (1987)
“1997年的《疯劫》是掀开香港新浪潮序幕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标志着许鞍华作为一位电影作者的诞生。作为导演,许鞍华在香港影坛上有着其特立独行的地位。她对类型片技巧的圆浑掌握,令她无论拍摄惊悚片、伦理片、武侠片以至纪录片,都挥洒自如。难得是在商业市场的考虑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浓浓而共通的作者信息:对过去历史的执迷、对飘泊人间的关怀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重视,使她的作品成为香港影坛上,罕有能平衡个人言志与类型取向的极佳示范。无论是借倾城传奇抒发末世感性,还是罕有地以基层运作故事背景,甚至以重现经典去写民族情,或是淡然低回地作自传,都能得心应手、言之有物。透过回顾其重要作品,我们在感受许鞍华的电影风格与独特感性之余,亦可细细体味香港人在这幻变年代的百般滋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