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断有市民向本报打来电话反映,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现有些公交车站改了名字,如原来的“泥岗村”站牌现在改成了“经理学院”,从前的“蔡屋围”改成了“深圳书城”和“地王大厦”站,另外一些诸如“富士施乐专卖店”之类以企业的名字直接命名的站牌也频频亮相,让他们很不适应,有的甚至以为自己坐错了车,下错了站。 记者目击:一个站牌竟有两个站名 昨天记者乘车沿深南路和深圳大道等主要路段实地调查,果然发现有一些车站已改了名字。从竹子林到人民医院门诊部,除了市政府因为搬到市民中心,这一站改作“市委”以外,被明确或模糊改换的站名多达6个。而“蔡屋围”这一站甚至改成了“地王大厦”和“深圳书城”两个站名。 从上步路“体育馆东”站乘219路到原泥岗村车站,经过“教育学院”站后,车内广播开始报站提醒乘客:“下一站,经理学院。”记者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两分钟后,车子减速缓缓靠站,车内又报:“经理学院到了。”待车子停稳后,记者看到写着“泥岗村”的蓝色站牌赫然立在站内。在“泥岗村”站牌下,记者看到319、24、237、219等路公车都途经此地,红色框框内标识的站牌依旧是“泥岗村”,记者乘坐的219路公车报站时报的却是“经理学院”站。记者在站牌的最底部看到,同样途经此地的201路公车在这个站牌下红框框内标识的也是“经理学院”。
市民态度:新站名难以代表地方特色 记者下车后,采访了正在“泥岗村”站等车的一位姓张的先生。张先生对记者说,他来深圳已有十多年,他还是钟爱以前的“泥岗村”,既为大家所熟悉,又能代表深圳的地方特色。 有关部门:换个站名要二十万 这些站名为什么要更换?记者以一个房地产商人的身份拨通了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分局的电话,表示希望能将自己所开发的楼盘前的一个公交车站名改为自己开发的楼盘名。客运管理分局的回答是:“站名原则上是不以商品房的楼宇起名的。”记者问:“那泥岗村现在不是也换成了经理学院吗?”回答:“如果你们很想换,到市交通局凭本事去搞喽。” 将车站换成自己希望的名字要多少费用呢?不久后,记者以相同的身份再次拨通了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分局的电话,从一位负责人处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会需要相当大的一批费用。如果连报站一起改可能要十几二十万吧,如果不加报站器,只是站牌几万块钱就‘搞掂’了。” 随后,记者采访了交通局客运管理分局的南科长。南科长称,公交站牌的重新命名是有一定标准的。一般来说,原则上以一些诸如学校、旅游景点等公益性的单位为先;其次,会考虑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地王大厦、上海宾馆等。南科长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公交站牌的整治工作,在10月底以前会使所有的站牌与站名得到统一。当问及站牌的命名越来越“商业化”这一问题时,南科长称,不存在“商业化”这一说法,他们在命名时都是严格按照程序,以方便乘客为根本出发点的。南科长同时也坦言,对于经特殊批示的企业,他们会另行处理。
综合研究院:公交站牌商业化有利有弊 为此,记者又采访了市综合研究院主任宋丁。宋丁认为,公交站牌商业化的趋势实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企业介入公交站牌后,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这是市场化运作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站牌的变更商业化气息太浓,变更的幅度太大,无论是对市民方便乘车还是维护整个深圳的城市形象都是不利的,使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下降。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找到两者最佳的结合点。
来自:深圳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