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上述问题时,王大有向记者展示了由其最近参与编制的《寻根中国——中华百家姓》邮资品文化纪念册手稿,自里面精美别致的姓氏图腾这一国人得姓始原开始,他深入浅出地揭秘了姓、名、字、号的奥妙。他说,“人一出生就要起名,这是一种个体识别的需要,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中。姓,来自于血统根源,具有群体识别的功用,中华先祖以正姓氏、制嫁娶为基础,施行对偶婚,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代表着真正人文时代的开始,同时也充分证明我们的老祖宗早在10000年前就注意到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名,为生养父母所取,乃裘葛之遗式的寄托,具有个体识别的功用;字,由名滋生而来,在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辅助识别作用;号,由本人决定,而更具有个性化色彩,尤其适宜自勉、自励”。 据介绍,一位著名电影导演在与王先生对话后,曾用电影中的“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名词,形象地概括出姓、名、字、号的实际应用功能,从另一个日角度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中华姓氏文化的独特魅力哦。。 “名取三个字”极不严肃 王大有对目前社会上盛行的“名取三个字”的现象极为反感,认为这样取的名字非常不严肃,对不起老祖宗。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给下一代取名比较喜欢用单字,比如兵、勇、军、兰、红等,造成好多学校一个班级里就出现4、5个重名的学生,不仅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并也把麻烦带入到了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后来,新闻媒体对此进行过讨论,许多家长也意识到单字无疑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不便,于是,以后再给孩子取名时就“矫枉过正”,瞄上了“多字”。比如,有爸爸姓张,妈妈姓王,儿子就取名“张王爱子”,不一而是。这样一变,重名的机会虽然降到了最低,但由此而得的名字却显得怪异,引出另一方面的问题。有一次,王大有去一所小学办事,刚好赶上一个班体育课的老师点名,结果姓名共4字、5字的有7、8人之多,不熟悉的还以为这所小学有很多日本留学生。实际上,这些起洋名的都是 “正宗国货”。 遭遇多次类似的尴尬,作为一个从事多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王大有痛心疾首。他认为,取名的要求,还是应该以简洁为主,要有寓意,单字虽不可取,而多字则更接近于“儿戏”。 字、号是联系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王大有说,在1949年以前,国人大部分都保留有字、号,而解放后“破四旧”,把字、号这东西当成了封建糟粕,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了。 “其实,对单字名重名现象,最好的修补办法就是恢复字、号”。王大有认为,字、号可以将重名区分开来,“名的相同几率很高,但字、号的相同几率就非常低了”。他举了个例子,比如两个小孩都叫王勇,一个字希远,一个字怀安,他们的名字即使重名也大可以不改,毕竟目前的户籍制度还是对公民改名是有一定限制的。当老师在识别他们时,完全可以根据他们的字来进行区分,分别把他们称作“王希远”和“王怀安”,而不是用“大王勇”、“小王勇”、“胖王勇”、“男王勇”的称谓,否则,将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关于公民享有姓名权的有关规定,形成对公民神圣权益的侵犯。 “更重要的一点,恢复字、号,有利于澄肃社会风尚。主要体现对别人的尊重。现在提到名字,很多人认为这两个字根本没有什么区别,而实际上,字在古代是用来解决自称和他称问题的,象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就可以称字而不称名,这在社会交往中既表达了必要的礼节,也显得更亲切。从目前的应用领域来看,名在特定场合无用武之处,象面对单位领导,你能直呼其名么?缺少了字、号,只能由其它称谓来补足,寻常多以对方职位代替,什么马局长、朱总、罗经理啦,既为官本位的思想提供了滋长的土壤,也拉远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敦睦伦常”。 “自古以来,人们所起的字、号,大都意义深远,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处,许多字、号,多撷取自《论语》、《诗经》或者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章中,既文雅,又耐人寻味,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本源,更是浸滋中国韵味的文字审美,更符合民族性的要求”。王大有认为,“植根于民族、姓氏的土壤,中华文化才得以悠久、有序、完整,从放眼未来的角度来说,我们站在可持续性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似不应该割断历史、抛弃传统,而更应该将民族的家风美德大力继承与传扬”。
某些明星给子女取名太随意 在谈到现代人给子女取名的问题时,王大有特别提到了明星、名人这个特殊群体。他说,“明星、名人,都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相当于社会的风向标,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因此,在给子女取名字方面,他们也不可太随意”。 王大有拿起手中的剪报,翻给记者看,那英把自己和高峰的孩子随便取了个“高兴”,杨澜把自己和吴征的小孩取名“吴所谓”。王大有说,“虽然取名字是父母的权利,但一定要尽量避免不好的影响。姓高就随便叫高兴,姓王就可以叫王子,姓孔就成了孔明,姓师就叫师长,这种草率很可能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一生的影响”。 “名字是每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符号’,理应成为非常庄重的事情。在孕育、抚育的时候,一千、一万个精心,但到了取名字的时候,却又轻率得不得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王大有表示,“做父母者切不可自私,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新奇好玩,就在为孩子取名时采取戏谑方式,这种过于随意的行为,其实也暴露了其本人不够严肃的人生态度。要知道,名字将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奉劝天下的父母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啊!” 关于网络上的“字、号” 侃谈之余,王大有提到了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网名”,他认为,网名实际上不属于名,其实更接近于“笔名”,应属于字、号的新类型。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歌曲《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的作者、著名音乐人洛兵(藏名扎西茨仁),网名“心有些乱”,《大话西游宝典》作者、著名编辑张立宪,网名“见招拆招”,小说《幻城》作者、“八○后”代言人郭敬明,网名“第四维”,他们所使用的“网名”,均应属于字、号范畴,是对其自身姓名的识别补充与涵义延伸,和古人的字、号具有同样的功能。但是,也要注意到,有些网名不仅不具有积极意义,甚至可以说是颓废、无聊,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不应提倡。 结束了采访,记者感慨之余,对恢复字、号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有些担心。一旦在使用上出现混乱,很可能会在公民姓名权、著作权等方面遭遇尴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不过,其积极意义还是可取的,确实应对古今文化接轨有所裨益。想起前段时间,一家电视台娱乐节目闹出的笑话。某主持人提问:“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一位嘉宾不假思索回答:“苏东坡。”主持人面露惋惜地宣布:“对不起,回答错误,正确地答案应该是苏轼!”(编者注: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国人是否有必要恢复字、号,我们将就此话题进行系列报道,欢迎各位读者参加讨论。
(新浪) 学者:王大有
|